用一件制服,說出台灣職人精神的重量
當你以為「工作服」只是一件為了統一形象而存在的制服,有一個來自桃園的品牌,正在翻轉這樣的想像——EGO Workwear 衣哥工作服,近期受邀登上《艾瑞克IN新聞》,由創辦人劉光安親自分享從軍中退伍後入業界,到投身研發、打造出台灣本土機能制服品牌至今的心路歷程,讓外界重新理解「一件好制服,為什麼能改變產業現場」。
從涼感降溫、彈性透氣、抗臭快乾,到進階的抗電弧與防熔鐵材質,EGO讓工作服不再只是必要配備,而是能真正提升安全、效率與尊嚴的穿著體驗。
圖/💬 創辦人劉光安與陳志仁、李志華主持人訪談合影花絮。
節目一開始,《艾瑞克IN新聞》主持人以「台灣工作服與機能制服的龍頭」介紹EGO登場,創辦人劉光安卻笑著否認:「我們不是龍頭,只是想把工作服做得更好。」
在台灣的傳統製造業現場,工人每日面對高溫、高濕與高活動的工作條件,但早年工作服市場卻長期停留在低價、制式化設計的階段。當時多數工服使用TC平紋布(聚酯65%、棉35%),吸濕性差、透氣性有限,搭配寬鬆粗糙的剪裁,往往造成現場工作者穿著悶熱不適,進一步影響效率與安全。「那時候我們接到最多反應就是『很悶、很難穿』,但業界普遍認為這只是制服,不必投資太多。」早期的他也曾經覺得:工作服不就是「便宜、統一就好」?直到一次次與第一線工作者接觸,看到他們穿著悶熱、材質粗糙的制服在高溫下工作,才開始思考:「難道工作服不能更好?」
面對主管以成本為優先、不願改良的決策現實,劉光安選擇自立門戶,成立品牌「衣哥」,以解決現場實際需求為導向,重構工作服定義。
導入日式標準:從細節出發進行產品重構
創業初期,劉光安將視野放向日本,赴東京、大阪實地觀察當地工作服的設計與製作方式。他注意到日式工服在縫線處理、口袋分區、領片內襯等細節上極為講究,即便是視覺不易察覺的部位,也會採用強化結構或增加耐用設計。這種理念深深影響日後的品牌定位:工作服不是只能講功能,細節也能體現專業。
第一代「衣哥」工作服以高棉含量的CVC斜紋布替代傳統平紋布,不僅提升透氣性與吸濕力,也帶來更佳的手感與耐穿度。設計上則增添多口袋與筆插、拉鍊等機能分區,明確對應各種工種需求。劉光安強調:「從版型線條到車縫密度,都是從細部做起;這不只是提升品質,也是實踐我們從最小處發想、對使用者負責的態度。」
在材料升級之外,產品製程也是「衣哥」區隔市場的重要關鍵。為強化工作服在每日高頻率洗滌與長時間穿著下的耐用性,品牌採用高溫純棉襯做為內部結構支撐,取代常見的紙襯與低價布襯。此種襯材通常應用於高階西裝領域,成本約為紙襯的十倍,但具備極佳的挺度與水洗穩定性,能長期維持衣物的型態。
同時,衣服的前襟、袖口、筆插區等也改為雙針縫製與完整包邊,避免脫線與變形問題。例如領子內部的襯料,或是筆插套車線上的加固打結處,看似微小卻是工作者每日使用頻率最高的部位,這些處理正是品牌核心信念的延伸:從最小的地方做最大的要求,才是真正的專業機能服裝。
圖/💬EGO創立的初心——從工地、工廠、物流現場那些被汗水濕透、褲管悶黏的回饋聲音出發,衣哥不是為了「做衣服而做衣服」,而是為了解決真正存在的現場問題。
導入科技紗線:從布料結構提升體感舒適
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峻,台灣也頻繁出現極端高溫與突發性暴雨交替的天氣型態,對戶外勞動者而言,不僅是作業效率的挑戰,更是健康風險的警訊。根據勞動部統計,夏季期間因熱傷害送醫的通報數逐年攀升,特別是建工、物流、倉儲與外勤等第一線職種,長時間處於曝曬或高溫悶熱環境下,若無適當的服裝排熱與降溫設計,極易引發中暑、暈眩、注意力渙散等症狀,嚴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。
為因應戶外工種對高溫與曝曬環境的抗性需求,「衣哥」於2017年開始與紡研所合作,導入異形斷面紗線與奈米級二氧化鈦纖維,開發ICE FORCE系列,並進行實驗數據驗證。該系列布料具備熱能反射效果,可有效阻擋超過70%的近紅外線輻射,並維持長時間戶外工作下的衣物降溫表現。
圖/💬不同於一般襯衫,【ICE FORCE 速乾隔熱系列】是從戶外工作者的實際需求出發,專為「高溫、高動態、高曝曬」的工作環境所打造。從材質、排汗、通風到活動舒適度,每一項設計都經過多次測試與實穿調整,力求在保護、安全與舒適之間取得最完美平衡。
實驗室模擬實測顯示,穿著該系列產品在戶外陽光下30分鐘,其服裝內部氣候溫度較傳統CVC襯衫平均降低2.5°C以上,體感差異明顯。布料結構也具備導濕快乾功能,搭配銀離子處理提供抗菌防臭效能。這些機能性的提升不僅來自大範圍的布料研發,更體現在「細節上的結構思考」,如在腋下設計隱藏網布、背部通風口等,進一步落實品牌理念。
跨入防護應用領域:從需求出發擴展應用等級
隨著工業現場出現更多高風險場域,衣哥也逐步投入開發具備防電弧、防熔鐵、防閃燃等功能的特殊防護服。
透過顧問與科研支持,他們導入ISO 11612、NFPA 2112等國際標準進行材料與版型升級。為了符合極端環境需求,相關布料需具備極高的阻燃性、熱阻力與結構穩定性,並同時保持機能與日常可穿性。台灣本地工服市場小眾,過去多倚賴國外進口以補足高規需求,惟在地氣候條件與使用習慣差異,使得進口產品常出現版型不符、後勤服務不足等問題。於是衣哥的優勢並不在於數量,而在於能對應極端環境、提供小批量彈性供應,並結合在地需求做調整。
儘管這類產品數量少、利潤有限,但這正是落實「從使用者真實需求出發」的具體表現。無論是筆插打結、袖扣設計,抑或是高溫布燙的工序優化,這些看似瑣碎的設計細節都回應了品牌一貫的研發邏輯:小地方,才是大影響。
圖/💬「EGO」衣哥實業每一件防護衣的誕生,都來自於第一線現場的真實需求,經嚴格測試認證,為高風險工作者提供可靠守護。左為「阻燃電弧二級長襯衫-深灰藍」,圖右為「阻燃標準型電弧二級長襯衫-海軍藍」。
從布料研發、樣版設計到成衣測試,衣哥透過與學研機構合作,已建構完整的製造流程與原料鏈結,並將重點放在少量高質、快速回應的服務體系上。品牌目前已獲多家製造業與工程公司導入作為日常工服,並持續向防護以及因應氣候改良的工作服等領域擴展。
讓看不見的地方也做到位,才是對顧客負責。從產品結構、材料選擇、功能配置到製程,每一個環節都能回應那句品牌創業初衷——從最小的地方做最大的要求,這是對台灣工服品質的期望,也是品牌未來發展的核心指標。
▶️ 《艾瑞克IN新聞》專訪現正熱播:
從布料選材、機能測試到開發細節,全面解密 EGO 工作服的幕後故事!
▶️ 延伸觀看|熱門強打【 ICE FORCE系列 】宣傳片
📰 點擊下方連結,閱讀各方新聞的完整報導推薦:
👉 閱讀新聞:百工百業/台灣隱形冠軍 衣哥工作服兼具舒適安全與專業品質
奇摩新聞| Pchome新聞| 引新聞
📍更深入了解衣哥制服?
👉 點我看所有制服系列產品
👉 【EGO衣哥工作服】商品介紹|YouTube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