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閉

我們為什麼轉型?


 

在台灣,經營一間企業超過 20 年並不簡單,更何況是立足於全球市場快速變動的紡織相關產業。

衣哥制服,這個從 2005 年扎根起步的台灣制服品牌,從傳統團體服一路走到工業防護領域,不但跨過了產業轉型的高牆,更在一次次的跌撞與學習中,把一間中小企業的命運,活生生地從「可能的殭屍企業」,扭轉成為「知識驅動、創新導向」的轉型範例。

在這一集中,由設計師李莉庭與品牌顧問蘇家煦代表出席,我們分享了衣哥從創立、低谷、轉型,到如今穩健發展的心路歷程。我們相信,這不只是衣哥的故事,更是台灣無數中小企業可能正走著的路。我們也希望,把這份歷程記錄下來,與更多正在努力的品牌和團隊分享。

 

【品牌紀實】不只是換布料,是換腦袋 ——衣哥制服 × 艾瑞克IN新聞專訪紀錄

圖/💬 設計師李莉庭與品牌顧問蘇家煦、李志華主持人訪談合影花絮。


 

十年瓶頸:當熟悉的成功模式,成為阻力


你知道嗎?台灣的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只有 13 年,而在紡織相關產業中,更短,平均僅 10 年。也就是說,超過十年還能存活下來的公司,百中只剩一、甚至不到。
衣哥成立於 2005 年,而 2015 年,正是這個關鍵轉捩點。
 

那時的我們,是一間「做得還不錯」的團體制服公司,配合的供應鏈穩定、客戶也熟悉我們的品質。但也因為太熟悉,我們的布料開發、技術應用,甚至產品線,開始出現瓶頸。

設計師李莉庭說得很直白:「我們的供應鏈很穩,可是大家都停在同一個地方。」
 

就像顧問蘇家煦老師所說的:我們正陷入三種典型的轉型困局:
 

  1. 技術僵固:過去的老技術 10 年如一日,面對未來無法應戰。

  2. 認知僵固:遇到染色或布料問題時,沒人可問,沒有新知識可補。

  3. 機構僵固:人才培育跟不上,整體組織動能不足以支撐創新。
     

當時團隊最大的問題,不是沒有生意,而是對專業技術的理解深度有限。設計師李莉庭回憶,那時遇到布料瑕疵或染整問題,只能被動接受,甚至連「要問誰」都不知道。

在這樣的困境下,我們走進了台灣的國家級研究機構——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,也因此結識了我們的重要顧問蘇家煦老師。當時,外界對機能與安全性的要求逐漸增加,但傳統布料與工藝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。老闆劉光安看得很清楚:「再不改變,我們會被時代淘汰。」
 

轉型,從「腦袋升級」開始


真正的轉型,並不是先砸大錢換設備,而是——先換一顆願意學習的腦袋。
 

在 2017 年,我們正式與顧問蘇家煦老師合作,展開衣哥轉型升級的第一步。而這第一步,不是開發產品、也不是改造工廠,而是進入學習的戰鬥狀態。

「我那時候要求全公司讀原文書,包括材料科學、紡織技術的期刊和專業文獻。」蘇老師笑說。
 

這不是誇張。衣哥工作服的每個人平均學歷並不高,但從負責人到設計師,每個核心人員都開始一字一句讀技術書、做報告、開課堂,甚至連老闆也曾連續三個月每天讀書到凌晨,只為了補齊這一塊我們原本缺失的知識拼圖。我們曾經覺得很多東西「看不懂、沒關係」,但老師說得一針見血:「買錯、買貴,都是知識不夠的代價。」
 

這種學習的歷程,痛苦但扎實,也改變了我們對材料、工藝、規格的理解。這不是抄現成答案的轉型,而是靠「認真學會」一整套紡織邏輯,從基礎概念重建產品力。
 

【品牌紀實】不只是換布料,是換腦袋 ——衣哥制服 × 艾瑞克IN新聞專訪紀錄

圖/💬團隊於德國杜塞道夫 A+A 工業安全展實地取經,深入觀察歐洲最新防護服趨勢。

 

不是轉很快,而是轉對方向:雙軌策略


蘇老師在節目中分享了一個關鍵觀念:「轉型不等於全砍重來,而是雙軌並進。」也就是說,原本穩定的制服產品線繼續經營、維持營收的基本盤;同時啟動另一條創新研發軌道,朝向高機能工裝與專業防護服前進。

我們的 Ice Force 涼感系列與阻燃防靜電防護服,都是在這樣的策略下誕生的成果。透過老師介紹的新布料、新供應鏈,我們拓展了觸角,建立更高規格的材料開發夥伴關係,也學會了怎麼檢視國際標準與檢測數據。蘇老師笑說:「我要求他們學到能夠上台當老師講給別人聽。」
 

這也代表,我們不能再只是「做一件衣服」,而是要能理解從纖維結構、紗線斷面、NIR反射技術、到燃燒測試的整個邏輯與應用。
 

【品牌紀實】不只是換布料,是換腦袋 ——衣哥制服 × 艾瑞克IN新聞專訪紀錄

圖/💬衣哥實業定期接受來自品牌顧問的技術課程與學術訓練,只因知識為增進品牌資源與進步的資本。


真正的創新,是一種「團隊的意志」。
轉型從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任務。那幾年,衣哥的學習氛圍幾乎成了一種「文化」:
 

  • 定期安排相關技術報告

  • 員工可申請補助學語言、讀期刊

  • 資深同仁帶頭參加紡研所課程

 

團隊之間的信任與革命感情,成了最強的推進器。當你知道自己學的每個字,都有可能換來一次產品突破、一次客戶認同,學習就不再只是「看書」而已,而是對公司未來的投資。

 

知識資本,是最省錢也最強大的武器


蘇老師總結得很清楚: 「知識的升級,是最省錢的轉型方式。」

這句話聽起來平凡,但對走過這條路的我們來說,是血淚的真理。比起砸錢買機器、做廣告,先讓腦袋更新,才有可能做出對的判斷、走向對的方向。 也因為我們堅持用知識武裝自己,才理解轉型不只是活下去,而是為了走得更遠 這些年來,我們的產品線不斷進化,從速乾、涼感、抗靜電、吸濕排汗,到防化學潑濺、防電弧、防曬抑菌——這些不再只是功能的堆疊,而是來自對產業需求的深刻理解與回應。

我們從一家「做制服的」變成「用制服解決問題」的公司,這中間的轉折,不只是策略改變,更是一場從腦袋到文化的升級。如果你也是一位企業經營者,正在思考轉型的方向,也許我們的故事可以提供一點啟發。記住: 「不是設備不夠、不是人不行,而是你願不願意從知識開始,重新學會前進的方向。」

我們是衣哥制服 / 工作服,一路學習、一路堅持。 未來,也期待和你一起,用知識與創新,把制服穿進更多產業的未來。


 

▶️ 《艾瑞克IN新聞》專訪現正熱播:


紡織專家與設計師聯手,衣哥開啟機能服新時代

 

 

▶️ 延伸觀看|熱門強打【 ICE FORCE系列 】宣傳片


 


 

📰 點擊下方連結,閱讀各方新聞的完整報導推薦:

 

 👉 閱讀新聞:百工百業/一塊布三驗不過即退貨 衣哥堅守不鬆手初衷
        奇摩新聞 Pchome新聞 引新聞

📍更深入了解衣哥制服?


👉 點我看所有制服系列產品
👉 【EGO衣哥工作服】商品介紹|YouTube連結
 

📰 社群直達車:

關閉